close

1分鐘救命關鍵!你一定要知道的居家急救手冊


詳細規格    價錢(售價)   哪裡買
作 者: 洪子堯 出版社: 創意市集 出版日: 2013 年 8 月 21 日



內容簡介:
噎住窒息、心跳停止、頭痛、頭暈、腦中風、胸痛、心悸……居家急救你知道多少?!

什麼情況可以自行觀察?什麼情況要馬上送急診?
有些症狀分秒必爭,在送醫前黃金搶救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分鐘!
關鍵時刻到底該怎麼做?急診專科醫師告訴你!

關鍵時刻不求人,一本自救救人的居家寶典!
◎吃東西噎到呼吸困難時、或是旁人突然倒下時,該怎麼急救?
◎什麼樣的頭痛要馬上就醫?家人中風了怎麼辦?
◎馬桶裡怎麼是一灘血?突然的腰痛是結石嗎?
◎什麼樣的胸痛是正港的「心(臟)痛」?
◎頭暈有沒有可能是中風?過敏癢到快抓狂怎麼辦?

要命的急救知識,你都具備了嗎?本書羅列了常見而且重要的居家急救常識,將病症分門別類,提供你正確的第一手處理要點X急救的知識和技巧X如何先自救再求救,用說故事的方式、圖解步驟一一說明,讓你在救命的關鍵時刻做出即時而正確的行動,立刻幫助你的朋友和家人!

【名家推薦】
◎王宗倫(主任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)
◎張志華醫師(醫勞盟理事長)
◎李宗諺醫師(知名專業醫療網站韋伯世界站長)
序跋:


專為台灣人量身打造的急救保健書


  作者本身是一位充滿經驗的急診醫師,本書以一個醫生爸爸對女兒講述的口吻,對照連小朋友都可以理解的圖說,來解釋居家相關會遇到的急症。



  急診醫護的人力荒,常常讓急診室人滿為患,許多情況到底需不需要到急診室,到急診室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幫助,本書以淺白易懂的口吻,專業的經驗講述,每一個病症設計成一個小故事,把一個個無聊艱深到讓人打瞌睡的疾病,變成實際上可能面臨的情況。



  坊間都有美、日翻譯的居家急救保健書,但同樣的情況與條件往往與台灣地區的醫療條件不一而足,這是第一本針對台灣地區民眾常見的急症,做深入淺出的描寫,讓讀者輕鬆的閱讀每一個小故事。



淺白易懂的救命關鍵

  每個小故事主角切身的處境就像自己的親戚朋友一樣,對於醫療同樣一知半解,本書跳開了學理上的框架,用故事的形式,以小朋友都可以理解的口吻,將病症分門別類,提供您居家遇到急症時的第一手處理要點。為了達成「連小朋友都可以理解的目標」,本書用到大量的圖解與圖片,並配合快查的系統性頁碼,讓您遇到緊急狀況時不必慌!



  如果你在書架上拿起了這本書,又有幸繼續看了下去,你對於自己與別人的健康,一定有著比常人更深一層的在乎。對!!您就是我們一直在找的人!



  在筆者下定決心當一個急診室的醫師時,我考慮到的就是急診醫師會比一般民眾、或是決大多數專精在某一科的醫生,對所有重要急症有初步快速處理的能力。



  這本書的緣起,就是希望您多了一個專業的朋友,可以在關鍵的時候,幫助您周遭的朋友和家人。謹以本書,獻給關心自己和關心別人的朋友!



忙碌的急診醫師給人的刻版印象?

  我記得有個銀行廣告(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),就是來自有袋鼠的那個國家。畫面一開始是個帥到不行的成熟男子,充滿自信的站在街道上。然後他若有似無的眼神瞄向你這邊,然後心領神會的微笑。「我知道你在想什麼。」男子的臉上掛著看透你的微笑。



  「我在想什麼?」望著電視畫面的每個人都怔了一下,阿我自己在想什麼?我怎麼都不知道?「跟銀行有關……。」男子開始導入正題。



  這個廣告,雖然跟這本書完全不相關,卻是我開始動手寫這本書的初衷,「跟急診有關……。」讓我借用你的想像力,我們把這個畫面改一下。為了維持美觀和賞心悅目,我們一樣借用一下這個帥氣的男子。



  「我知道你在想什麼……,」男子讓人心醉的向你笑一笑,「關於急診醫師……。」

  「粗魯、不溫柔而且粗魯。」(第二個粗魯是加強語氣)

  「很兇,話總是說得很快,根本沒聽懂在講什麼。」

  「要不要急救?要不要插管?」



  「唰──」,沾著還喝滿褐色墨汁的棉球,大辣辣的沾在你痛到快往生的破皮上;「啐──」,喝了一大口酒精就噴在你要縫合的傷口上(有點太誇張了,只會出現在漫畫裡)



  總是在裝忙、不見人影、行色匆匆,好像跟你多講幾句病情就會死掉的樣子,臉很臭(長期日夜顛倒)。



  「沒錯,我真的知道你在想什麼。」我也笑了。

  「因為我就是急診醫師……。」

  「你期望的醫生,能夠多跟你互動……。」

  「在這個快速的世界裡,你希望他的病情解釋能夠……簡單……簡單而容易理解。」

  「一切都能在彈指之間就讓人了解……。」

  「Bingo!!」我是真的很希望像那個金髮帥氣的男子,這樣對你說。



崩壞中的急重症醫療體系

  身為急診醫師,我明白同業的苦處,全台灣各大醫院需要2,000名急診醫師,實際在線上的只有800名,卻要一肩扛起全部來診的病患業務量,不只要更加仔細小心的避免疏忽,還要應付繁雜的評鑑、教學、寫學術論文,還要小心等待過久的病人或家屬,在雜亂的環境中按耐不住不滿,下一秒爆發在你身上。



  「急診室是地獄……。」不只你這麼說,急診醫師自己也這麼說。急診是健保架構底下,維持現行醫療體系的最後一道防線,如果這個體系會瓦解,必然會從急診開始。



  但是別覺得訝異,我相信所有的急診醫師,也希望可以多跟你微笑,多給每個病人一點時間和互動,他們要不是手上總是同時有多線的病人正在處理,又要隨時準備好急救門口救護車送進來的重症患者,他們都渴望像金髮帥氣的那個男子一樣對你微笑,告訴你我們知道您在想什麼(而不是露出晚娘臉、爆肝貌)。



  我們也希望告訴你,「親愛的先生,親愛的女士,您回去要注意什麼,不要做什麼,怎麼樣才會好得快,怎麼樣代表情況危險,需要去門診或是馬上回急診,如果有狀況要怎麼樣處理……。」



專業術語聽不懂?

  醫學向來是嚴肅的,對一般人有高牆區隔、又十分艱澀難懂的,充滿各種英文、拉丁文和專有名詞。



  為了跟國際最先進的治療接軌,醫生們在醫學院校裡的訓練就是如此,他們習慣這整套運作的語言,在解釋時,不一定能說出你聽得懂的話,也甩不掉那些根深蒂固的專業術語,因為那是他們被教導的一切,就像要他們不說母語,要講人聽得懂的話一樣。



  這是一本談各種疾病急症的醫療保健書,卻把「寫大家看得懂」、「能夠有趣」當成最重要的原則,就算跳過最根本的專有名詞,動搖醫學的國本也在所不惜!



寫給拼命的台灣郎

  台灣人很勤奮、很忙碌、同時也很茫然,為了愛拼才會贏,我們甚至很少關心自己的身體,更別說知道危急的狀況可以怎麼處理了。如果發生危急的情況,譬如說昏迷、吐血、高燒,每個人用屁股想就知道要送醫,而且要快,要打119,不需要特別撰書來教大家怎麼打119。



  所以書裡的目錄,主要是針對「立即可行的處置」或是「特別要注意的地方」(對或是不對的、常犯錯的),「在119到達前」能夠進行的處理、自救方式的說明,或是「到醫院要特別跟醫生說的事」。



  另一個目的,是代替包括我自己、還有我的同業,因為不得已的忙碌,來不及開口對您說的仔細叮嚀,給您一個擁抱。



在台灣看急診很幸福?

  在國外看過急診的人都知道,除非真的已經危急存亡之秋,等上好幾個小時或是大半天才看到醫生,是很自然的事。但台灣的急診醫師,除了跟國外醫師同樣在第一線處理瞬息萬變、最危急的情況、工時更長、每天看診的病人爆量之外,卻跟所有的台灣人都一樣……都很拼!在醫院裡奉獻自己的肝,快速處理您的大小需求,日夜顛倒,情人節、春節都不在家人身邊,被太太追殺,被孩子唾棄,背上不孝之名,麥當勞都是為你。



  謹以這本書,獻給所有關心自己和別人健康的朋友。也謝謝我親愛的爸媽們,親愛的太太,和可愛的女兒小紅帽,謝謝你們體諒我因為職業造成您們的犧牲,與經常不在身邊的不便,我愛你們!



  註:書中的內容,除了筆者本身在急診室的經驗之外,以急診醫學的教科書:Titinalli、Rosen、The Minor Emergency和依據實證醫學Up to Date的內容為參考,以白話文寫成。

目錄:


【推薦序1】第一時間,做出即時正確的行動/王宗倫主任

【推薦序2】「急救」不只是醫生的事,也是你我的事/張志華 醫師

【推薦序3】一本家中必備的救命書籍/李宗諺 醫師

【作者序】專為台灣人量身打造的急救保健書/洪子堯



Part 1 急救基本功

異物阻塞,哈姆立克法

心肺復甦CPR,你做對了嗎?

孕婦與兒童的CPR



Part 2 降體溫大作戰

家中小朋友發燒

中暑:多喝水沒事



Part 3 居家疾病大補丸

頭痛,從曹操講起

頭暈,天旋地轉的遊戲

腦中風的警訊

過敏的魔咒:過兒與敏兒

過度換氣:廁所裡的鬼故事

癲癇:通靈的凱撒

低血糖的急救:意識不清的糖尿病人

血壓高:血壓是無辜的

感冒:永恆的戰爭



Part 4 跟心臟相關的急症

胸痛:心痛的滋味

心悸:不安份的心臟



Part 5 跟肚子相關的急症

吐深咖啡色液與解黑便:那些馬桶教我們的事

肚子痛怎麼辦?第一次痛就上手

腸胃炎的教戰手冊



Part 6 跟尿尿相關的急症

尿路結石:突發的腰痛

尿道炎/膀胱炎:馬桶上的酷刑



居家急救速查表


.

相關比價: 飛柔一分鐘熱油護髮潤髮乳 , 台塑生醫 居家 清潔 , 安怡關鍵 奶粉 , 安怡關鍵 , MIYOSHI 居家清潔 170g , 居家 DIY , NISSEN 居家 ,、購物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雅靜 的頭像
    雅靜

    雅靜推薦

    雅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